導語:老人口中的「雞肉菜」,在路邊就有很多,越老價值越高,如今稀少
最近雨水特別多,而且總是一會晴一會雨的,這樣的天氣把菜地里種植的蔬菜都變得枯萎了。蔬菜是我們餐桌上每天必不可少的菜肴,現在雖說菜地里的蔬菜都枯萎了,但對于遍地都是野菜的農村來說,自然是不用擔心的。
由于野菜的生命力要比種植的蔬菜更為頑強,任其風吹雨打、太陽暴曬或者是嚴寒酷冬,仍然能生長旺盛,而且味道別具一格,自古以來就是農村常吃的一種佳肴,一年四季都有人摘來吃。
說起野菜,在農村多到數不勝數,比如大家常吃的魚腥草、薺菜、艾葉、清明菜、一點紅、車前草、野菠菜、積雪草、蒲公英、馬齒莧等,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吃的野菜。
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菜,它也是民間百姓喜愛吃的一種野菜,也是許多老人口中的「雞肉菜」,因其做起菜來吃起來猶如雞肉一般鮮美,故而被稱為「雞肉菜」。
其實,它的正規學名叫做蔊菜,因其味辛辣,如火熱蔊人一般,故而得名蔊菜。有些地區又稱為塘葛菜,另外,辣米菜、野油菜、干油菜、美味菜、野芥菜、山芥菜、野菜花、獨根菜等都是它的別名。
蔊菜是十字花科蔊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在農村的路旁、田邊、溝旁、草地、村邊、宅屋附近等地均有生長,而且在我國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河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多個省區。
認識蔊菜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種矮小的植物,當它還是嫩苗的時候長得與油菜有些相似,所以才有野油菜之稱。但當它成熟開花結果之后看上去又像芥菜,于是又有野芥菜的別稱。
蔊菜的味道雖辛辣,但做起菜來卻是民間美味,吃起來猶如雞肉般鮮嫩。一般來說,野菜在嫩葉時才好吃,而蔊菜卻是無論老嫩都可以吃,而且是越老越多人愛,可以燉魚、燉排骨、燉雞肉、做湯、炒食等均可,可以鮮食,也可曬干備用。
每年的夏秋季,懂它的老人都會到野外去采集一些蔊菜回來,洗凈曬干存起來備用,隔三差五用來燉雞湯喝,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可以給身體補充營養,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養生價值,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蔊菜除了營養豐富以外,它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其藥用全草,具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對感冒、咽喉炎、肺熱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咳血、濕火骨痛、失音、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正因為蔊菜有這麼多的價值,所以自古以來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尤其是對于老一輩人來說蔊菜就是他們貧窮年代時的「救命糧」,以前是為了充饑,如今卻是因為它的價值珍貴,既可食用,又可入藥,藥食兩用都不誤。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蔊菜嗎?它是老人口中的「雞肉菜」,在路邊就有很多,而且越老價值越高,以前在農村遍地都是,如今變得稀少又珍貴。若你在家鄉遇見,還請好好珍惜,它值得保護。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