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人死如燈,一息盡滅。」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名言,也是很多老人對于生死的看法。
活著的時候,我們追求的是幸福和尊嚴;死去的時候,我們希望的是安息和安葬。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土葬是一種尊重祖先和亡者的方式,也是一種體現孝道和傳承的方式。很多老人都希望自己死后能入土為安,與自己的親人相伴。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卻不愿意購買墓地了。背后的原因又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墓地價格高昂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墓地被視為祖先的安息之所,也是子孫后代祭祀和緬懷的場所。
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給自己或者親人買一塊風水好、位置佳、面積大的墓地,以示尊重和孝敬。
然而,隨著城市化和人口增長的加速,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緊張和珍貴。
墓地作為一種特殊的土地資源,其價格也水漲船高。
據統計,目前我國一線城市的墓地價格平均每平方公尺超過20萬元,二線城市也在10萬元左右。即使是在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地區,一個普通的墓地也要花費幾萬。
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這樣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他們一輩子都過得很節儉,不愿意浪費錢財。
他們更不愿意給自己的子女增加經濟負擔。他們心疼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被用來買一個死人用的東西。他們覺得活著就夠累了,死了還要花錢,實在是不值得。
二、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
除了費用高昂之外,老年人不愿意購買墓地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想給自己的子女帶來麻煩。在他們看來,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幸福。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工作忙碌,生活艱難。他們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理父母的身后事。
如果父母要求買墓地,那麼子女就要花費時間和金錢去選址、設計、建造、裝修、維護等等。這些事情不僅耗費資源,還耗費情感。
而且,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年輕人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在外地工作和生活。他們很少有機會回家探望父母,更別提去祭拜祖先了。
如果父母的墓地在老家,那麼子女每年清明節或者其他節日就要長途跋涉,花費時間和金錢,才能完成一次祭祀。這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和壓力。
很多老年人都能理解子女的難處,他們不想讓子女為了自己的死而活得不開心。
他們更希望子女能夠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過得幸福快樂。因此,他們選擇放棄購買墓地,免去子女麻煩。
三、看淡了生死
還有一些老年人不愿意購買墓地的原因是,他們看開了。他們認為人死后不過是一捧骨灰,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無用的東西而糾結和執著。
這些老年人往往有著較為開明和現代的觀念,他們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入土為安」的思想,而是接受了更為簡單和環保的安葬方式。
他們認為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無論是土葬還是火葬,最終都是化為塵土。
與其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購買墓地,還不如直接將骨灰撒在大海、山林或者花園中,讓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這些老年人也往往有著較為豐富和深刻的人生經歷,他們經歷過生死離別,見過世事變遷。
他們知道人生無常,死亡無法避免,也知道人死后真正留下的不是一堆骨灰,而是一段回憶。
因此,他們相信只要活著的人還記得他們,就算沒有墓地也無所謂。
總之,老年人不愿意購買墓地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它反映了老年人對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和態度,也反映了我們對于老年人的關心和尊重。
我們應該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選擇,也應該加強家庭和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愛。
無論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安葬方式,最重要的是保持對生命和死亡的敬畏和感恩。
我們都是從塵土中來,終將歸于塵土。只有愛,才能永恒。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