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它有「天下第一苦」的綽號,以前沒有要,如今100元一斤成稀罕貨
在農村有一句俗話叫做「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句話的意思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話中說到的黃連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使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也有很多不知道這黃連長什麼樣。就更加不知道它的價值了。所以,生活中農村的朋友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這些植物的價值,說不定哪天能幫你的大忙。
今天小吳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如果說得不對有異議的地方,請朋友們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真正的黃連是長這樣子的,有多少朋友知道呢?
好了言歸正傳,黃連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黃連的葉子卵狀三角形,三全裂,堅如紙質,中央裂片卵狀菱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葉柄長5-12cm。
黃連別名:味連、川連、雞爪連,在小吳的家鄉都是野生的,沒有種植的,黃連一般都是生長在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涼濕蔭蔽密林中。黃連喜冷涼、濕潤、蔭蔽,忌高溫、干旱。在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南部等省區都有生長的。
說起黃連,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苦,除了苦還是苦,不知道有朋友吃過沒有,這種新鮮的黃連的苦味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那可不是一般的苦了,真的是有苦說不出口,那苦味感覺比魚膽還苦許多倍,因此這黃連自古以來就有「天下第一苦」的稱號,雖然這個說法確實有點夸張了,但是也道出了黃連的特點。
在民間還有一句俗話叫做「良藥苦口利于病」,當然這種黃連雖苦,但是它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的,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濕疹、濕瘡、耳道流膿等多種癥狀。
如果你想要把它作為藥用,一定要咨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切記不要私自用藥,本文旨在科普,不能作為用藥依據。
黃連藥用一般是用它的根狀莖,切片曬干就行。
現在農村的野生資源越來越貧乏了,以前山上長得多都沒有人要,慢慢的也有人開始人工種植這種黃連了,人工種植的黃連差不多要60多元一斤,如果是純野生的話,價格更貴,大概在100多元一斤。
所以這種「被稱為天下第一苦」的黃連,在懂的人眼中是一種很好的藥材,有很大的價值,價值珍貴。當然了,如果不懂的話,沒不知道它的價值的人眼中,就是一文不值的野草了。如果下次在山上看到這種黃連記得拔點回家,以備不時之需哦。
朋友們,在你的家鄉,有這種黃連嗎?你還知道它的其它的價值嗎?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說說看。如果你也喜歡農村植物知識,記得關注我,每天為您分享農村植物知識。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