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做出的食物種類多,再加上用的時間長,很多網友發現電飯煲還沒用多久,做出來的飯感覺不香了,時間夠了,怎麼有時還會夾生 。莫名的還費電了是怎麼回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經常動一動電飯煲的這3個位置,不僅煮飯更香了,也更省電了。
第一、電飯煲內蓋。
近些年,電飯煲的內蓋都做成了可拆卸的,并且在上面寫了「注意高溫,使用后請拆下清洗」的字樣。
無論是做米飯、熬粥、煲湯,還是熬各種茶類,都會因為蒸汽的原因,內蓋上有食物殘渣。如果長時間不清洗,不僅影響做出的食物口感,而且也會因為細菌的殘留,有衛生問題。
尤其內蓋周邊的橡膠圈,更是污漬和細菌最喜歡待的地方。所以,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每次使用過后,一定要記得把內蓋拆下來,用洗潔精清洗干凈,晾干后重新安上。
如果長時間沒有洗過的,可以用小蘇打+白醋+洗潔精的溶液浸泡十分鐘后,洗干凈晾干安裝上即可。
第二、排氣孔。
這也是電飯煲的一個重災區,很多網友會忽視的一個地方。排氣孔如果長時間不清理,不僅容易堵塞,還會有安全隱患。因此,可以拆卸的排氣孔,大家用清潔劑洗凈即可。
如果排氣孔周邊不能拆卸的部分也有污漬,可以選擇用棉簽沾水一點點地清理干凈,晾干。遇到頑固污漬的,可以用白醋浸泡清洗。
第三、電飯煲內膽和加熱盤。
電飯煲內膽,相信所有人用完之后都會清洗干凈,但內膽外側和加熱盤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內膽外側和加熱盤的污漬,往往是使用時,加水或食材超出了內膽加熱的上限,加熱的過程中便會有食物和殘渣的溢出,因此產生了污漬。
這些污漬如果不及時清理干凈的話,一方面容易造成加熱過慢,夾生或耗電情況的產生;另一方面也會有安全隱患。
此時,對于內膽外側的清潔,我們還是用白醋+小蘇打+洗潔精的組合。浸泡十分鐘,將頑固污漬全部去除。
加熱盤呢,很多網友反映不好清洗,確實如此。因為加熱盤下面都是電路,不能用水,那到底該怎麼清洗呢。
首先,清洗的前提一定要記得斷電。清洗工具我們選擇不用的牙刷加牙膏的組合。
牙刷可以輕松清洗到加熱盤的每個死角,而牙膏具有非常好的去污增白的效果。
如果是長時間沒有清洗的頑固污漬,你可以將牙膏、白醋和小蘇打混合后,用牙刷蘸濕后刷加熱盤。
這招對于陳年污漬非常有效。刷完后記得用抹布擦干,第二天就可以使用了。
電飯煲作為我們最常使用的家用電器之一,一定要勤洗,保證衛生,這樣做出來的美食才是更有益于我們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