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著宮中賜宴,便回了東宮。
她一向憊懶,沒有宴飲絕不出門,在悅春閣里關門呆了幾日后,紫玉將揚州來的家書遞給了她。
沈雨燃忙不迭地打開了信封。
信是大伯寫的。
得知沈雨燃獲封承徽,萬分高興,盼著她保重身體。
兩頁的寒暄過后,終于進入了正題。
如今朝中青黃不接,朝廷急需人才,今年春闈才剛剛結束,皇帝已經下旨明年加開恩科,再選人才。
族中有兩名子弟剛剛中舉,明年可入京參加恩科會試。
大伯認為讓他們進京備考的主意甚好,籌措了銀兩讓這兩名子弟上京城,不日便可抵達京城。
上回沈雨燃寄的家書,為的便是此事。
這兩名族弟,一個叫沈硯,一個叫沈凌風,都是沈家年輕一輩中的人才。
前世他們也是一起中舉,一起參加了恩科,不過沈硯中了進士,沈凌風遺憾落榜。
沈硯自不必說,沈凌風即使沒中進士,亦能步入官場。
無論如何,沈雨燃都需要在蕭明徹被廢之前,提前在宮外布置,光憑一個李大叔辦不了大事,她也不能事事都依托宋綺心。
雖然兩人合作還算愉快,但宋綺心絕不是什麼可靠之人。
置辦房產、置辦產業這樣的大事,還是得自家人才靠得住。
紫玉見沈雨燃一臉高興,好奇地問道,“大老爺信上說了什麼,承徽高興成這樣?”
沈雨燃合上信件,也不隱瞞她,“沈家有兩位族弟中了舉人,明年要進京參加恩科,我上回寫信讓伯父安排他們提前進京,伯父應下了,想必他們已經在路上了。”
“進京?”紫玉有些驚訝,“家里使得出這銀子嗎?”
沈家是清貴的讀書人家,雖然帶著貴字,可重在一個“清”,跟別的大家族比起來窮得叮當響。
要不然,沈雨燃不會被揚州知府當禮物送出去。
“我跟伯父說了,在京城的花銷我會想辦法。”
紫玉想起在揚州的種種,有些為沈雨燃不平:“從前大老爺對承徽那樣,夫人還肯幫忙,真是太好心了。”
沈雨燃道:“我也不是為他們,沈硯和沈凌風若能中進士,將來能幫我的忙。”
“那承徽要送他們去書院嗎?”紫玉又問。
書院?
沈雨燃一時沒想那麼多,紫玉一提,發覺的確是個問題。
“奴婢聽說,京城的貴族子弟都在國子監讀書,要不夫人去求求殿下,讓兩位公子去國子監吧?”
第91章 她對他愛搭不理
國子監是本朝的最高學府,監生一百多人,都是從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中擇優錄取。
沈家沒有做官的人,沈硯和沈凌風做不了監生。
但除了正式的監生,有門路的人也可以去國子監旁聽。
沈家族學雖盛,卻無法跟名儒云集的國子監相比。
沈凌風前世雖然名落孫山,但沈雨燃小時候跟他接觸過,知道他是個聰明踏實的人,若是能得機會去國子監旁聽,指不定這一世能夠跟沈硯一起考中呢。
若沈家能出兩個進士,于她今后在京城立足大有裨益,值得她全力襄助。
只是……要去求蕭明徹?
安排兩個人去國子監旁聽,對蕭明徹來說的確是件小事。
但是她因為西山桃林的事情跟蕭明徹爭執得那樣厲害,前幾日在北苑又沒給他好臉色,蕭明徹明顯憋著一肚子氣的。
現在去求他,他未必會幫忙。
該怎麼辦呢?
去求榮安殿下幫忙?榮安畢竟是女眷,跟國子監可能從未打過交道,她想幫忙怕是也麻煩。
去找傅溫書?
一則她跟傅溫書的交情并不深,二則傅溫書來東宮都是找蕭明徹的,以她的身份根本沒什麼機會見傅溫書。
沈雨燃頗為苦惱,好在沈硯和沈凌風還沒到京城,尚有時間準備。
若是實在去不了國子監,好好打聽一家書院也成。
眼下能幫忙跑腿的只有李大叔,先請他往各書院問問,有沒有位置,要多少束脩。
*
蕭明徹這些日子稍稍有些忙碌。
徐敬等人已經問斬,西山桃林的事按說已經塵埃落定,但父皇似乎沒有就此放過的心意,將錦衣衛中與徐敬過從甚密的人一應清理出來。
非但錦衣衛中大肆清洗整頓,素日與徐敬相交甚密的朝中官員也紛紛受到牽連,不是尋了錯處貶官,便是調任外地。
當然,徐敬是榮國公府的旁支,與徐敬往來最多、最親近的人的就是徐氏一族。
榮國公府如今有官職的人本就不多,這樣一來,徐家在朝中任職的人幾乎一掃而空,連榮國公在鴻臚寺領的虛銜都沒有保住。
西山桃林的案子關系甚大,蕭明徹并不認為這責罰很重,但皇帝把此事交給他來做,背后的用意不可謂不深。
他心里清楚,父皇是在向他昭示自己對榮國公府的不滿,也是在提醒他跟榮國公府保持距離。
在養心殿時,父皇說的那些話句句意味深長。
他知道父皇在暗示他的婚事,故意裝傻沒有接話,明顯惹得父皇有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