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到了新地方,還有些不習慣,第二日林呈醒來的很早,但阿書一個絲毫沒有學過武的文弱書童,一路上趕路卻累壞了。
等林呈收拾完準備出門的時候,他都還沒有醒來,林呈也不忍心叫他,最后還是大米早早過來跟在林呈后面出門去了。
林呈他們進城的時候,只是覺得街上人比較少,偶爾冒頭的也比較清減的樣子,今天早晨出來,見到不少來賣魚的才明白。
原來是都到海上打漁去了,畢竟這里的良田太少,打漁為生的人家比較多 ,早些年有鹽田的時候還好一些,現在他們這邊的鹽場關閉了之后,就又恢復了最原始的打漁生涯。
林呈特地換了粗布的麻衣,帶著大米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餛飩攤,喝一口和家里爹爹精心熬制的雞湯餛飩完全不同甚至帶著點苦澀的熱湯,聽著周遭漁民抱怨近來不好打漁的事情,林呈覺得自己好似有太多事情要做了。
走的時候,他還讓大米給阿書打包了一碗餛飩帶回去,自己則走前門去了縣衙。
適應了幾日后林呈發現,他和張縣丞處理的都是東家丟了雞了,西家的咸魚不見了,還有鄰里間為了曬漁網搶地盤的事情......
這不他們剛剛把報案說是,去年的留的豆種不見了的劉婆婆送走,張甲喝了口水,再看看新上任的林縣令,面容俊秀,一身青色官服穿的板板正正。
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天縣里的人都知道來了個俊秀的新縣令,才這麼多來瞧熱鬧的。
以往他十天半月升一次堂,也不過半日就處理完了,但這樣的話,他可不會說出來,“咱們這里每日的事情也就是這些,所以...”
林呈懂了,這是說宣富縣本就是個小地方,所以雞毛蒜皮就是常態,他得適應。
看看一臉習以為常的張甲,這人相處下來,他不壞,卻也沒有什麼上進心,每日就這樣得過且過;你要推他一把,他也能走走,但若沒有人在前面牽著或是后面推著,他就站在原地轉圈,不肯向前一步,生怕前面有水濕了鞋子。
又是半個月過去,張甲就發現,他們的小縣令,下鄉去了,美名其曰教化民眾,就這麼把手里的權利又扔給了他,就像是人家還沒有上任之前一樣。
“老丈,你們這是打算種些什麼呀?”,林呈帶著大米兩人一身當地人的短褂打扮,臉上還特地抹黑了些,這膏子是他來時問他爹要的,不過是覺得好玩罷了,沒想到卻真的派上用場了。
老漢看看面前的后生,有些面生,瞧著很是秀氣,“唉~,家里的地這幾年年年被海水倒灌,稻子都毀了,今年索性不種了,去歲的大豆家里還有些,準備種下去......”
辭別了種豆的老人家,林呈站在地勢稍高的地方,一個半月的時間他幾乎走遍了這里的大小村落,看看這里大片的地,卻不能種糧食。
大家要麼打魚,要麼種田,種田的最怕每年的海水,只要海水一倒灌,他們的收成大多就白費了,所以只能看天收糧,打魚的更怕遇到風浪和陰雨天,沒有收獲可能還會丟了命!
林呈知道想要在這鹽堿地上種出糧食,實在是太難了,可這宣富縣,地處洼區,再是改善田地,一個海水倒灌就讓你白忙活一場,他總不能移山填海吧?
所以林呈把目光放向了早就廢棄的鹽場......
第146章 逃荒路上的懦弱農夫爹42
按照現在大晉朝普遍的制鹽法子,鹽巴都是用火燒鍋煮出來的,可這煮鹽可不是直接把海水扔到鍋里燒干就能出鹽巴這麼簡單。
它第一步先得刨鹽花,就是人工把灘涂上的鹽泥刨出來;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制作鹽鹵,也就是要再把鹽泥做成圓形的泥墩,漏碗下方接一根竹管子,再用稻草或是蘆葦做過濾網,把海水從上而下倒進漏碗里,從竹管里滲出的鹽水,就成了鹽鹵;第三步,才是用大小灶燒制鹽鹵,不停地攪拌,就出現了粗鹽。
此粗鹽非彼粗鹽,第一個灶燒出來的鹽塊很大,還需要用搗臼搗碎,再放進淺口灶里煨燒,燒好后還要用篩子篩過,才成了可以食用的鹽巴。
所以這早先的燒鹽法實在費時費力,林呈一時間也有些迷茫,站在這高處不知道該如何給這一方民眾帶來生機。
“公子,先別想了,坐下休息會兒,我讓大米烤了餅子,您稍微吃些吧。”,阿書知道近來公子吃的都很少,別說公子,就連他都不太適應這邊的吃食,可即便這樣也得吃飯,總這樣餓壞了可如何是好。
其實這頓飯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阿書自己做的面餅子,然后抹上些家里帶來的肉醬,因著有家里的味道,公子還能多吃兩口。
林呈咬一口涂了肉醬的餅子,嗯?是特意加了麻椒的那種,他突然想到家里開始種麻椒之后,爹爹特意讓人置了不少的板子;